《成功》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浅析电影《流浪地球

 
来源:成功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1
 

一、电影《流浪地球》成功的原因

电影《流浪地球》成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原著在业界地位高,口碑好;制作精良;具备人文精神和艺术底蕴;与时事政治紧密相连;营销手段得当。

第一,原著在业界具有较高地位,受众口碑好。《流浪地球》本是知名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的小说作品。刘慈欣被业界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他曾经出版过《三体》、《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等一系列拥有良好口碑的科幻题材类小说。1999年到2006年期间,他的作品曾蝉联“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在2015年,更是凭借《三体》这部小说获得“第37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是亚洲首次获此殊荣的作家。《三体》三部曲更是被业界广泛的评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让中国的科幻类小说上升到了世界的新高度。小说《流浪地球》自2008年11月出版发售以来便获得了广大读者以及业界的良好口碑,2018年在中国科幻大会上获得了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因此这部电影在原著小说以及原作者口碑的托衬下,向成功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第二,影片制作精良。电影的成功只靠原著小说以及作者的口碑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大部分观影者来说,并没有看过《流浪地球》的原著,而是直接观看了电影版。那如何吸引住这一类人群的眼睛呢?充满诚意的工业级制作水准是一剂良方。工业级制作水准浅层意思是使电影如同工业产品制作一般讲究精益求精。讲究的是电影制作、拍摄的团队要心怀“工匠精神”。《流浪地球》的影片制作便是怀揣着这种“工匠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和挑战。《流浪地球》工作组从概念设计、服装、道具、化妆、场景、后期特效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的。剧组近四年的筹备,两千余个特效镜头、三千多张概念设计图、八千多张分镜头画稿,数以万计的道具设计与制作……正是演职人员与幕后工作者的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敬业意识与工匠精神,换来了影片的成功。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一种“中国新时期电影人”的工匠精神。其实这种工业级制作更深层的便是“商业性”的体现,只有迎合了产品的接受者,才算是一个工业级产品。

第三,《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既有观赏价值,又很好的体现了人文精神和艺术底蕴,较好的协调了“力与美”。张艺谋导演曾在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点映结束后,首次对这部影片说出了关于自己的想法:“我们的主流电影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文化电影,一条是工业电影。我们第五代走的一直是第一条,现在来探索第二条。”其实,张艺谋导演这里所讲述的“工业电影”这一抽象化概念,其实就是在国际电影圈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商业电影”。更为有趣的是,在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的电影院都在放映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电影”,只有极少数的艺术电影院线在放所谓的“文化电影”。由此可见,“商业电影”早已逐步成为了主流电影,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一代代电影人所促成的结果,这更是电影投资商喜闻乐见的结果。而我们所说的工业级制作水准,便是满足了商业电影的要求。如今新时期的导演都在构建自己认为的“电影工业美学”,这种“电影工业美学”力图达到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统筹协调,从而达到力与美的统一,是一部充满诚意的工业级制作水准的影片。

第四,影片的成功与当下的时事政治也是密不可分的。2012年11月在北京成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命题、重大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的国际社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与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流浪地球》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贯穿了这个命运共同体的思路,全世界各国人民,拉起手来共同抵抗灾难,建立了地下城,国际空间站。当刘启一行人在进行最后的拯救地球行动时,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都放弃了最后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共同携手,为了人类的家园作出最后的战斗。当各个国家的运输车毅然调头,以必死之心一搏的时候,家园超超了家国,超越了家庭。地球共存,全人类共存,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共鸣也是《流浪地球》大火的原因之一。

第五,营销手段得当。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宣传营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由于在电影产业链上,宣传并不受重视,所以大多数影视公司一般都是粗放式宣传,《流浪地球》经历了电影发布会、首映式、点映等初期营销,便正式上映了。上映第一天的形式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制作方进行了新的补救措施,延后营销。因为延后营销的成功,影片口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观影人数也与日俱增。随着《流浪地球》影片的成功,他的周边效应也得到了体现,比如影片中一条宣传标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注意安全驾驶,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瞬间在网络上爆红。更有趣的是,这句标语在过年期间覆盖了整个苏州高架路,也相当于为《流浪地球》进行了营销宣传。电影的成功,促使电影营销发酵式增长,这种良性循环的电影营销,促使了《流浪地球》进一步的成功。

二、《流浪地球》的不足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新生代科幻电影的“头阵举旗者”,毋庸置疑,这部电影无论是从特效、剧情还是其他一些方面,都是中国科幻类电影的巅峰之作。但是这部科幻电影试水之作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部分场景与科学的主题相违背;存在原理性错误;主次线不分明;节奏性不强。

第一,影片部分场景与科幻主题相违背。地下城这部分的制作是本部影片最精彩部分之一,但是影片对地下城的生存状态展现不足。影片中只是提到了地球表面温度已经低至零下80摄氏度,人类无法在地表生存,而是迁徙到了人类最后的栖息之地——地下城。虽然影片在刘启与韩朵朵逃离地下城之前拍摄了一部分地下城生存的状态,但是对于科幻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地下城中并没有出现大量人类未来科技的物品,而是体现了灾难来临之时,人类是如何避难的。所以说影片对地下城的生存状态并没有拍摄到位。

第二,存在原理性错误。如果我们仔细观看《流浪地球》,会发现其中的一部分科幻元素在剧中明显不合理。首先是地球被木星引力所捕获的原因是由于木星的引力发生了变化,但是星球的引力又不是风力,为什么会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次由于引力的变化,地球的发动机熄灭所以导致轨道偏离,所以需要动用火石的能量来促使行星发动机重新投入运转,全球成千上万座行星发动机竟然都没有储备火石,还需要远程输送,更像是一个强加上去的“危机点”,细细品来并不符合逻辑。小说原著中描写太阳发生巨变的过程存在着明显的误差,太阳先氦闪、再变成红巨星这个描述是不对的。相反的是,太阳应该先变成红巨星再氦闪,这个顺序有所偏差。另外在影片中有一段新闻显示全球水平面在十年内升高三百米,我们知道两极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也只不过会上升六十米而已,如果是地球的停止运转导致的这种现象的话,那也不会是全球海平面升高三百米,只会是部分地区。这里的海平面上升三百米更像是为上海那几栋楼被淹没做的强硬铺垫。

第三,主次线不分明。编剧铺设了一条重要的人物感情线,便是刘启与父亲刘培强的感情线。编剧本想用中国式的父子情来展现这一条感情线,但这种情绪的变化更多包含的是无奈与委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这种恨意的共鸣。电影的叙事手法有很多种,为了防止电影情节太“平”,编剧们近几年都喜欢运用双线或者是多线的叙事手法。《流浪地球》运用了双线叙事,地球与太空两个时间地点线,这两个线互相独立存在又互相照应,有所连接,打破空间的单一性。这种叙事方法,丰富了电影情节,但是双线中的刘培强为主的太空线,叙事太过拖沓,让观影者并不能明确的分别出主线与次线的关系。

第四,节奏性不强。影片通过镜头、情节变化、甚至是表演以及音效,都可以控制电影节奏的缓急。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并没有拿捏好,前半段节奏非常的快,到了后半段时却显得拖沓了,对于镜头的切换并没有拿捏到位,给人一种两个电影拼在一起的感觉。后半段的节奏混乱,表现在煽情情节太过冗长,这种煽情情节对于科幻片来说可以当作画龙点睛之笔,点到为止即可,给观影者一种回味的空间。接下来小女孩广播求援的语言和镜头又显得太过空洞,情感煽动性反倒是不强。

三、《流浪地球》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

《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一部优秀但是有待提高的国产电影。这部影片影响了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对我国电影事业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习主席曾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国之利器”。近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业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要说到电影科学技术,我们不得不提到电影特效,现如今只有做到“工业级特效”,才能够满足观影者挑剔的审美。全片共有两千余个特效镜头,值得我们自豪的是其中由中国特效团队制作的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像是影片中高难度的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上海场景等特效均是出自中国特效团队之手。《流浪地球》上映以后,外国影评人和相关媒体都对这部电影的工业级特效与视觉效果表示了肯定,甚至觉得能够与好莱坞大片相媲美。我们从中看到了国产技术的发展,也对我们国产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只有我们自己的技术达到了“工业级的水准”,才能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站稳脚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影技术一定会和美国齐头并进,有朝一日定会登顶世界之巅。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优秀的科幻题材电影,在中国的电影舞台上掀起了“科幻热”,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了“第二春”。习惯了地球上的柴米油盐,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科学社会以及对未来未知世界的事物,总是怀揣着许多幻想,而科幻题材就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幻想。相应的是,这种科幻热度的上升与科幻题材的发掘,会促使着科幻类型的影视作品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汤问》里的一篇《偃师》,据记载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科幻小说,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科幻小说,讲的是偃师将一个精妙的人偶献给周穆王的故事。这个故事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的萌芽,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禁锢思想,科幻这一题材并没有在中国发展壮大。《流浪地球》的成功,为科幻小说改编为电影提供了可行性:科幻类小说改编成电影带来票房,而电影热映也提高了科幻图书的销量,这种良性循环是业界最想看到的。

我们再从经济层面来看一下科幻题材电影今后的发展。《流浪地球》拍摄初期由于种种原因,遭遇到了资金困难问题,吴京投资了六千万,才让这部电影顺利上映。由此可见,电影投资方对科幻电影是多么的不信任,对科幻电影的发展是心怀忐忑的,《流浪地球》成为了一个高风险无保障的投资项目。而影片的逆境爆发,也为投资方打了一剂强心针。电影投资比炒房风险大很多,很多手握着大量热钱的投资方们经常会为投资哪一步有潜力的电影所困扰,我想今后他们会对科幻题材电影另眼相看。热钱进入科幻题材电影的制作会对科幻电影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

《流浪地球》的成功,也是科幻电影产业的成功,更可以说是国产电影的成功。国产电影起步晚,发展之路异常艰难。只有明确国产电影哪里存在缺点并对症下药,达到自知自励,国产电影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电影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成为一个“电影强国”,让我们多一份期待,多一份信任,愿成功的曙光早日到来。

[1]https:///item/刘慈欣/?fr=aladdin.

[2]彭吉象.《影视美学(修订版)》.

[3]https:///item/人类命运共同体/?fr=aladdin.

[4]https:///question//answer/.


文章来源:成功 网址: http://cg.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2553.shtml


上一篇: 摇滚人生为梦想而疯狂 ——电影《摇滚校园》
下一篇: 体育论文_斯洛伐克驻华大使杜尚·贝拉:中国定会全力使冬奥会获得成功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成功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